Tianfu Infor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

招生代码:5785

招生就业

ADMISSIONS

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探索“教”“学”双向赋能新范式
时间:2025-05-14< 浏览次数:95<

本网消息(图/柏汶言 文/柏汶言) 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课堂教学创新,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于5月12日周一上午、5月14日周三上午在孵化楼分别在F511、F508教室举办“项目式教学双师公开课”活动。由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骨干教师冯耀辉、罗宜家通过项目式教学课堂展示,呈现了“以项目为主线、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教学新模式。公开课后,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院长、公开课教师与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教务处冯处长等组成研讨组,围绕课堂教学艺术优化、师生协同成长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。

1747205723254084891.jpg

1747205766958000954.jpg

以项目式教学锻造数字时代“硬核”人才

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深耕项目式教学改革,其核心逻辑直指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痛点。面对行业技术迭代加速、岗位能力要求复合化的趋势,学院以“真实项目”重构课堂,通过“企业命题-师生解题-产业验题”的闭环设计,破解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沉疴。项目式教学赋予学生“主导者”身份,通过自主规划、团队协作与迭代优化,其技术应用、跨学科整合及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

课堂革新: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建构的跃迁

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,此次公开课全方位展现了项目式教学的核心特质。课堂上,教师不再是单向输出的知识权威,而是转化为项目进程的“领航员”与“协作者”。在冯耀辉教师的课堂中,学生团队需在一周内完成“某企业ICT系统升级方案”的全流程设计,从需求调研、技术选型到预算评估,每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推进。“教师要做的不是给答案,而是搭建脚手架。”冯耀辉教师表示,当学生为解决真实项目难题自发组成技术攻关小组时,知识吸收效率能有效超传统课堂。

罗宜家教师的课堂则突显了动态评价体系的创新性。通过设立“项目里程碑考核表”,将原本的期末一次性评分拆解为过程性评价指标。学生在每个阶段需完成方案答辩、原型演示、风险预案等任务,教师团队与企业导师组成的评审组即时反馈。数据显示,采用项目式教学的班级,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时长平均增长接近一半以上,团队协作能力测评优秀率提升至七成以上。

1747205839390087352.jpg

模式突破:破解产教融合的深层密码

“项目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案例叠加,而是重构了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。”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冉院长在研讨会上强调,学院通过建立“三对接”机制——课程内容对接行业标准、教学项目对接企业需求、能力培养对接岗位要求,已建成涵盖云计算、计算机网络安全、大数据等领域的众多教学项目库。这种以真实产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,使学生在校期间平均参与企业级项目达4个以上。

教研共生: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

在周三公开课后的专题研讨中,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学校教务处冯处长指出:“优质课堂既是教学现场,更是教研现场。”通过课堂回溯分析,聚焦“教师介入时机”“差异化指导策略”“跨学科项目设计”等维度展开探讨。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独创的“三轮驱动”培养体系逐渐成型:教师通过带项目提升实践指导力,学生通过做项目构建职业竞争力,企业通过评项目打通人才供应链。这种深度融合的生态。

1747205807599001743.jpg

向新而行:打造职业教育改革样板

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涌动,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正将项目式教学推向更深维度。据透露,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计划引入“AI项目导师系统”,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能力图谱,智能匹配个性化学习项目;同时搭建跨校项目协作平台,使学生能在虚拟团队中与全国同类院校学生协同攻克复杂项目。

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非灌输,当课堂转变为真实职业场景的预演场,当考评标准升级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度量衡,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完成从“谋业”到“赋能”的跨越。这场持续两天的公开课,既展示了教学改革的阶段成果,更拉开了课堂革命向纵深推进的序幕——在这里,每个项目都是师生共赴的探索之旅,每次教学创新都在重塑职业教育的未来图景。项目式教学不仅重塑了课堂形态,更架起了校企人才共育的立交桥,使人才培养从“纸上谈兵”迈向“真枪实弹”,为ICT领域输送了一批“懂原理、精实战、敢创新”的新生力量。

来源: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

审核/发布:新华三银河ICT产业学院


四川省高校网络理政平台